学校新闻
搭建就业平台 满足企业需求
更新时间:2020-04-20
有一种说法是,高考的最终胜利者不是那些顶聪明的,而是那些坐得住的同学。想想很有道理,能够耐得住枯燥,磨平性子,慢慢坚持下来的同学,身上那股静气做什么会不成功呢?他们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然应当。
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510分,这个分数与高考考试分数大概会相差多少?
一般来说,高三大概会组织三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比较难,而且是在大家还没有完全复习完的情况下考试,所以一般来说成绩会比平时会差一点;
通常二模的难易程度接近高考,大多数人将二模的成绩作为高考参考;
第三次模拟成绩比较容易一点,要帮助大家树立信心,所以如果高考要估分的话,大概会在一模和二模之间,但也会上下浮动。
在每一次考试完之后,常常会听老师们说,高考的成绩和平常的考试成绩会有所出入,那么到底会有多少出入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关键词:方法、心态
本人,理科生,应该算是一个正面案例吧。高三前成绩还是年级400名开外,高三后才开始努力,一模成绩年级230名,分数521分,高考569。这个分数对我来说已经是不敢想象的了。
为什么从高三才开始努力,是因为高三喜欢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哈哈哈哈(ps.高考后才表白),有了想去的大学,也有了方向。
曾经的自己浑浑噩噩的,有了目标之后才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发光。
这里也想对很多人说,如果可以的话尽早给自己树立目标吧,因为高三才努力真的会觉得很辛苦,你得付出比别人2倍到3倍的努力,最重要的是你会为以前的混沌懊恼不已,滋味挺不好受的。
分享两个关键词吧,一个是“学习方法”,一个是“心态”。
学习方法,就不说太具体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拿自己来说,我就是课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然后将精力花在自己提分最快的地方。尽管那个时候任务特别繁重,我每天12点睡觉,6点起床,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在学校的课堂和平时效率会非常高。
然后自己英语和语文基础还可以,但当时也有提分的瓶颈,所以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理综上,课堂听老师讲完,课外马上做题,不懂就及时问,理综后来提分确实提了不少。
在心态方面,我觉得信心很重要。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对学习也没啥兴趣,后来有次考试竟然考得还不错,老师夸我说“你其实稍稍努力一定可以考得很好,以前就是太懒了”,这句话对我的鼓励还是很大。
可能自己会不断跟自己说你很聪明,然后就会用行动去证明它,就会陷入一个良性循环吧。
一模的时候成绩其实并没有特别理想,不过还好自己坚持到了最后。高考或许有一定的运气的成分吧,但是运气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你们也要加油鸭!
关键词:心理暗示
身边有个女生,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可唯独高考那次失利。
她后来谈到自己的高考,也很有感触。她说,高二最后一次大型考试其实自己也考砸了,自己好像每次的大考总会出点叉子,所以高考前我就一直在担心会不会又出问题又出问题,果然就出问题了。
心理暗示很可怕吧,你越提醒自己不去犯什么错,就越容易犯这个错。
关键词:一切皆有可能
高三第一次月考380,,一模400多一点,高考460+,高三一年从一个专科到了本科,也算是逆袭了。有几个很大感受想说给大家听听。
1、高三后文理综合科合卷是个坎。有分数蹭蹭往上涨的,也有分数一落千丈的,要及时调整。
2、不同分数段提升难度不同。400分层次很容易提升100-150分;600分层次提升难度加大;650分层次提升10分都非常不易。
3、如果你的成绩很差或者一般,提分的空间很大,而且高考对基础考察的很多,把基础做扎实高考会有你想象不到的结果。
4、高考做题提前做好策略,比如重点突破哪些题型,放弃哪些题型,尤其理综卷,题目是绝对做不完的,自己做好取舍。
然后,不到最后一刻,一切皆有可能,往前走就好。
高考和平时考试的区别
1.出题人不一样
平时考试时各校老师出题,而高考试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2.考试目的不一样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3.评分规则不一样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4.考试性质不一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真实能力。而平时的考试一般是考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平时考试与高考成绩存在差别呢?因为平时考试试题的命题角度与高考有一定的差别,虽然命题的形式、题型、知识点有相似,但是从题型的新颖程度、立意角度等来看,平时考试与高考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1.要相信,相信你自己
不管你现在是成绩如何,别忘记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同学基础扎实根底深,不论高考如何变,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学思维灵活敏捷,理解能力强,对创新的考题尤为适应;有的同学阅读面广,视野开拓,心理素质好,抗挫能力强,善于超水平发挥。不管怎样,在高考前夕,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2.积极的情绪
心情好的时候,看难题也不再那么难。不会因为一个小难点而缴械弃笔,而是思维高速运转,总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法子。
3.自我质辩
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离高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同学,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
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
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
又问:这种担心有利吗?
自答:没有。一点儿好处也没有。不仅浪费学习时间也耗费学习精力,反而把正经事儿给耽误了。
再问:我该怎么办呢?
自答:打住。既然知道了没有好处,干嘛还去胡思乱想。现在如果提起神来学的话,说不定正好打通一个题目的关窍,由此引出一类题型的解决,更说不定的是高考恰好考到呢。所以,静心学习吧
通过这样自我质辩,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
4.积极的暗示
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忧心。在考前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我喜欢挑战”。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激发兴奋点。
5.坦然面对现实
四川一位理科学霸说:“我在考试时有点紧张,但是我想,这样的考试每个人都会紧张,谁在考试时调整得快,谁就能考得更好。结果,我坦然面对紧张,我得到超常发挥。”可以学学这位同学“向现实低头”的做法,很有效。
正在紧张复习中的高三党们,扎扎实实过好每一天,做到无憾就好。
下一篇:注意!最新中考招生比例确定
报考须知:
1,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2.招生条件:相貌端正,口齿清晰,体态良好,身体健康,无纹身,无前科,无传染疾病。
3.乘务身高:初中毕业女生158cm以上,男生168cm以上,高中毕业女生160cm以上,男生170cm以上。
4.乘务视力: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4.8。
专业的师资团队给你系统的课程讲授和完整的贴心服务,只为你能轻松学习